石首:路通民心畅 道顺百业兴

石首市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3-12-07

深秋的傍晚,走进石首市久合垸乡久梅公路,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宽敞整洁的路面散步。“久梅公路改造升级之后,路好走了,每天饭后,我都会和邻居们散会儿步。”路边的村民说。

久梅公路位于石首市久合垸乡境内,是久合垸乡与湖南省华容县梅田湖镇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路线起于久合垸乡西江波渡,途经下堰口、殷家洲、獾皮湖三个村,止于石首市与华容县交界处,路线全长6.7公里。久梅公路最初修建于十多年前,因两省过境车辆太多,路面破损严重、坑坑洼洼,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严重影响两省人民通行。久合垸乡政府积极向上级反映,最终确定久梅公路改建工程为全市重点项目,项目采用设计速度40km/h、路面宽7m、路基宽8.5m的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标准建设,今年9月正式竣工通行。“道路修通后,彻底改变了久合垸到梅田湖的交通状况,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和两地的农产品运输,还更好地让久合垸融入洞庭湖经济区的发展。”久合垸乡乡长万平表示。

为了打通省际、县际“瓶颈路”“断头路”,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十四五”以来,石首市先后投资6.49亿元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419.59公里;投资39.58亿元新建234国道、改扩建221省道一级公路,构建了我市南北、东西走向十字形干线公路骨架网;投资近1.75亿元新建总长达50公里的环上津湖产业路、调鲁路、高三线、久梅公路等通乡公路,与湖南华容、南县、安乡三县公路网深度融合,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交通通达深度,使湘鄂边的沟通交流更加顺畅,促进了湘鄂边人文、产业、物流融合发展。

多子桥村部涵和多子桥二组涵是高陵镇多子桥村乡道上的两座涵洞,同时也是三兴公村、多子桥村老百姓出行的重要通道。因年久失修涵洞围栏损坏严重,加上长期受重载车辆碾压,两侧泥土也开始出现崩塌,坍缩到仅有2米左右宽,时刻威胁着周边居民出行安全。市交通运输局和高陵镇了解到多子桥村的情况后,投入29万元资金于2022年10月对原有涵洞进行拆除重建,加宽原有路基,历经两个月施工,两处涵洞已经全部改造完毕,并重新加固了围栏。多子桥村党支部副书记徐云华喜笑颜开:“现在村民下雨天出行再也不用担心泥泞了,开汽车从上面过也安全多了。”

近年来,全市持续推进提升“四好农村路”安全环境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共1772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64座,实现农村公路危桥清零。持续推进“千灯万带”工程,建设农村公路千灯万带1300处。扎实开展“两限一卡”排查,拆除限高架3处、限宽墩17处,进一步筑牢农村公路安全生命线,提升了农村公路质量。

在桃花山镇李花山村,以红色旅游、生态园、民俗村为主题的李花山生态公园已初具雏形,一条条农村公路在绿水青山间延伸、在田野阡陌中穿越。置身林木花海之中,游客们切身感受到天然氧吧的舒适与宁静。李花山村的变化是石首农村文旅产业道路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投资1.65亿元建设了桃花山漆鹿线爱情公路、天鹅洲滨湖大道、团山寺镇白鹭岭文化交流园公路、东升镇新港口民俗文化村公路、高陵镇杨溥文化园项目景观路,助推了全域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仅去年一年,全市就接待游客7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年收入46.68亿元。

公路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产业在哪里,农村公路就建设到哪里。全市先后投资2400万元对大垸镇火龙果基地、高基庙镇葡萄基地、高陵镇黄桃基地、团山寺镇茶叶基地、调关镇小龙虾基地共33.1公里连接产业的农村公路进行刷黑升级改造。同时完善物流体系,完成12个乡镇交通综合服务站的建设和升级改造,建立153个村级快递服务点,畅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依托农村公路铺就的快车道,全市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基地54.92万亩,建成现代农业园2个,增加新型经营主体2036家,2022年,全市农村产业经济总产值达100.59亿元。

四好农村路,一路通美好。下一步,石首市将以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成果为抓手,持续改善农村路况,全面提升路域环境,不断刷新公路颜值,让“畅、安、舒、美”的“四好农村路”成为了全市人民的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记者:黄新艳)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