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3-05-25
近年来,高基庙镇努力争创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将农村公路建成了百姓致富的产业路和提升村庄颜值的景观路。
路通则百业兴。在高基庙镇俞家铺村,新阳路被翻修一新,这条路是当地村民主要的出行道路,也是一条重要的生产路,沿路布满了“虾稻”田。“路修好了,产品能够出去,客商愿意进来,在市场竞争上占了较大优势。”石首市新发农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成先艮对翻新后的新阳路十分满意。
眼下,正是龙虾上市的高峰期,成先艮说:“受天气影响,今年龙虾的产量会下降一点,估计平均每亩收入在3500元左右,但对于农户来说,效益还是比较可观的。”
目前,俞家铺村已经发展“虾稻”田4580亩,占全村农田总面积的80%以上。“虾稻”产业让村民增加了收入,带动产业发展的新阳路俨然成为一条产业路、致富路。
近年来,高基庙镇建成了肖石线等县道22.5公里,团洋线等乡道19公里,上津湖产业路等村道230余公里,修建上津湖产业路、阳光大道交通服务站2个,建立村级养护队14支、镇级交通综合服务站点1个。农村公路建设加快了产业发展,目前,高基庙镇的“马嘉缘”葡萄年产值超亿元,亩平增收35000元,5000亩鸭蛙香稻、20000亩“虾稻连作”形成了上津湖绿色产业示范带。
“四好农村路”不仅带动了产业,富了百姓,而且是“美丽乡村”画卷上一抹靓丽的色彩。 初夏时节,行走在高基庙镇马家垸村的阳光路上,可以看见道路宽敞明亮,路旁绿树成荫,各式各样的葡萄标识、标牌,以及葡萄彩绘,到处充满了葡萄元素。 村党支部书记李新军介绍说:“在发展葡萄产业的同时,马家垸村也在不断完善道路建设,阳光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对农旅融合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阳光路因“阳光玫瑰”葡萄而得名,马家垸村现有葡萄种植面积1500多亩,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之乡”,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村里采摘、游玩,阳光路便成为了游客必来打卡的一条景观路。 目前,高基庙镇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全域拆建、共同缔造”行动结合起来,打造了“葡萄小镇”、城壕岗古街、“军旅小镇”等一个又一个集产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农旅特色村庄。 乡村因路而兴、因路更美、因路致富。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串联起一个个产业,助力了乡村振兴,撑起了百姓的幸福生活。(记者:张红芳;通讯员:曾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