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如月照家山

荆州日报发布时间:2024-01-22

我与忘年乡贤余仲廉先生自武汉东湖宾馆结识十多年以来,时相过从。当年他辞去公职,搏击商界,斩获甚丰。继之,创办博昊济学基金会,助力数千寒门学子圆就大学梦。近年来,余君修善之间,又修读博士学位,还撰写、出版了多卷文学、哲学著作。与我相识的商界巨子不少,但如余君由从政下海而成为富商、慈商进而成为儒商者不多。较之同道,余君嵌于漫漫仕途之足迹更显深沉,更见长远。

我乃戍边老兵,戎马“三北”七十年,频于策马横槊,疏于谈诗说文。辛丑孟春,余君寄来两部诗稿——《乡关何处寻旧梦》(古体诗篇、现代诗篇)。诗人索序武夫,本来难应雅嘱,但诗稿题目牵出我一腔客思与乡愁,“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最终勉力应承下来。这段时间读诗稿、查书籍、问秘书,总算有了一些粗浅的读后感,现胪列如下。

明代开国文臣宋景濂认为:“诗,心之声也。”英国政治家迪斯雷利也说:“诗人是描绘心灵的画家”。通览余君诗卷,发觉诗人那颗饱满晶莹的诗心,与中外圣贤之诗论殊为投契!

一首好诗,其实就是诗人之心灵与天地、心灵与心灵的一种对话。诗从肺腑出,出则动肺腑。拿明人祁彪佳的话说:“词之能动人者,惟在真切。”一旦失真,善和美也就失了依凭。展读余君诗卷,那种全息之“真”擦亮了一名髦龄军人不再清澈的眼神:柳湖、南口、老山嘴、梅田湖、藕池镇、上津湖、洞庭湖……白鹭、红莲、渔舟、林带、篁园、油菜花、杨柳风、荷塘雨、芦苇霜……钟子期、俞伯牙;范蠡放舟、西施捣砧;刘备招亲、尚香望夫;杜甫早发、陆游夜泊;一首辅、一太史、两尚书、三阁老、九将军……父母、兄姊、玩伴、师友、同学……“四十五里桃花山,依江傍湖别有天。”“东观长江昼夜逝,南望洞庭水如烟。”“中秋前日,儿时伙伴。来电叙旧,约回故里。”“乡愁啊 乡愁/不能释怀的乡愁/伴随岁月行走”为了留下一卷高保真的文化邑乘,为了窖藏一坛原汁原味的乡愁,余君诗作,“放江山入我襟怀。”不但务求地真物真,人真情真,而且不避俚言入诗,声口皆“真”。展读余君诗作,久居燕京的游子不仅身回乡园,目抚乡景,而且耳盈乡音。

余君诗卷倾满对于乡籍方物的珍爱。老山嘴鲦白鳜黄,藕池河夕照渔歌,桃花山玉笋琼花,天鹅洲麋鹿江豚,走马岭石钺陶豆,调弦口高山流水,绣林镇孙刘合卺……“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题。”家乡风物——感观成诗人的精神底片,氤氲为诗人的行藏背景。余君诗卷倾满对父老乡亲的敬爱。余君感念母亲的诗作达14首之多,其中《慈母诗传》长达70余节5600字,翻遍当今诗卷罕有其匹。余母年当总角之幼,家遭变故,“打鱼度日,飘摇浪尖。冬对寒风,刺骨穿心。夏面烈日,汗浸衣背。舟上栖息,历时两年。”余母24岁时娩第三子,婴儿“无乳喂养,无食充饥。苍天不佑,活活饿死。”丧雏之母“痛彻骨髓,形同枯槁。”同时遭遇日军寇华,令堂“支援国军,筹粮筹款。日夜忙碌,不知疲倦。”这些文字蘸血和泪,哀敬愍爱。余君诗卷倾满对于节令自然的悦爱。余君深知,二十四节气为中华民族之二十四道劝稼令,于是不惜笔墨,将二十四节气吟咏周遍。“昼夜平分日,黄赤相交时”(《春分》)“惊雷震天响隆隆,喜雨潇潇急扑面。”(《惊蛰》)“麦垄穗粒饱,红榴漫院妍。老农击壤歌,幸福种满田。”(《小满》)“尤喜农家降瑞雪,祈愿谷堆比山巍。”(《大寒》)余君笔下,无怀葛天,祥和可爱。

康德有句名言:“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如此说来,诗心,即是诗人丰盈而渊闳的心灵。余君以一颗真忱、博雅之心,来感知、讴歌故园之美。且看:山美,“鸟啭碧翠乐婵娟”;水美,“朝看鱼舟载霞发”;景美,“四水八郡绕绣林”;物美,“麋鹿鱼肚中华鲟”;人美,“勤奋善良性敦淳”;情美,“忆起慈萱手中线”;史美,“石器文明先仰韶”;诗美,“诗词雅集青史册”……一卷余诗,故里众美备焉!

何绍基与汪菊士论诗说道,“诗以意为主,韵为辅。”雪莱也认为“诗歌是用永恒的真理表现出来的生动写照。”余君诗卷虽然大幅吟咏桑梓风物,但绝非唯风月而风月的泛泛之词。或因余君已是名校哲学博士,其诗不仅见志载道,而且往往“高出一头,深入一境。”《慈母诗传》所叙,既是余母的苦难,也是整个民族的苦难。余母深明大义,支前抗日,亦即溥天匹夫家国情怀之缩影。“家国命运,譬如唇齿。”“国无宁土,家无归处。”如此诗句,精警动人!“童年吹气泡,阳光七彩中。小手抓绮梦,触到即成空。”此诗题材虽为“玩物”,却被有心的诗人析出永恒的“物理”。

诗心这朵莲,真、爱、美、情、理乃其瓣儿。

诗心这轮月,无论男女、贫富、穷通、纤秾、远近、主客,她总是不离不弃,不黯不熄。

诚然,李杜诗篇美比荆玉,但微瑕依旧难免。余君诗作虽具一定水准,但在通俗与雅正、直白与隽永、畅言与叶韵、物象与意象、景物与境界乃至厚积与薄发诸方面,尚有待平衡与协合。总之,皇皇两卷《乡关何处寻旧梦》瑜百瑕一。限于米寿翁的学养、职业与年岁,所陈卮言,皆出诸浅读或误读,不当之处,敬祈诗人及方家教正。

聊为序。(作者 刘精松)


手机扫一扫查看当前页面